目录
阿毗达磨与中观学研究
阿毗达磨师:立场、范畴与方法论法光;谭凌峰;1-31
《中论》《明句论》第二十五章中的四句分别王俊淇;32-47
对于龙树《回诤论》第四颂的再检讨王楠;48-57唯识与因明学研究
“行相(ākāra)”的“品类”义与世亲三性论的定位*茅宇凡;58-70
窥基《因明大疏》对真似的判断说明陈帅;71-82
从唯识宗的终结到唯识学的延续——永明延寿《宗镜录》的唯识观及其影响袁宏禹;83-91佛教文献研究
智顗《金刚般若经疏》疑伪研究——以与吉藏《金刚般若疏》的比较研究为中心平井俊荣;李铭佳;92-112
明代高僧玉庵真贵及其新见著作《成唯识论直指》考述潘家猛;113-124
雪峰超弘如幻禅师与《瘦松集》王启元;125-139佛教历史与实践研究
唐代佛教官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聂顺新;140-153
唐密五大愿及其在日本佛教的发展平燕红;154-164
永明延寿日课修行实践考论——以《智觉禅师自行录》为中心张琴;165-180
松源崇岳禅师禅法探析刘鹿鸣;181-187
《显密圆通成佛心要集》对辽代密教的影响探析张明悟;188-199
辽代通理禅师佛性思想及其与《楞严经》关系考辨赵洋;200-214
从日本增上寺所藏《普宁藏》题记看元代白云宗的分布范围及内部结构李辉;215-243佛教思想与阐释研究
南北朝二种《法印经》研究黄夏年;244-260
北朝地论学派的圆融观念王帅;261-270
敦煌文献S.3441“明众生入法界”探析昌如;271-285近现代佛教研究
晚清诗僧的“近代”感知与近代佛教史的端绪——以笠云芳圃的僧诗及其日本见闻为线索沈庭;286-299
中国佛学院的教育观念世界(1956—1966):以中国佛教学院和汉藏教理院为背景圣凯;300-315
北美佛教宗教师实践规范初探——伦理准则、法律依据与能力界限振冠;316-339书序与书评
《梵文佛典导读:基础语法指南》译者序惟善;340-347
从细微处见问题:评《唐代道宣著作两种校释》邢飞;348-350
文以载道 亦以存史——《净慧长老全集·五叶堂序跋记集》出版王佳;351-353
《唐代法相唯识宗兴衰史研究》杨剑霄;124
《南北朝佞佛与废教事初探》苏小华;153
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354-355